一天一夜,两百三十里,泰山军做到了。
这几年,汉军行军速度和距离的记录,被定边军不断刷新。先是陷阵的南调急速,后有张合的龙骧军突进,再到泰山军。
不但要快,还需保持战力,定边军的后勤保障,功不可没。
当泰山军到达琅琊,武安国率军出迎,最令他惊讶的就是泰山军的那些大车。车轮与底板之间,有一种黑色的铁圈,不断伸缩。
“这是……”武安国想了想,眼中一亮,那能更好的抗拒颠簸。
且车轮上,覆盖着一层黑色的不知名物质,他不知道叫什么。可看那些大车经过不平之地时,却是又稳又快。
三百六十辆大车,每车可装载士卒十二人,泰山军八千士卒,可以一半乘车,一半步行行军,每个人的体力都能得到恢复。
加上有两军的工兵营为之开道,泰山军有此速度,臧霸丝毫不惊讶,心中只有骄傲。军师告诉他,此车全军只有一千辆。
今年刚刚产出,配上了全新的“轮胎”,可以应对所有地形。
泰山军此次行军,在郭嘉和庞统眼中,也是对新装备的检验。实际证明,效果极佳,很多崎岖的小路,泰山军如履平地。
“武安将军,此不足道哉,一切皆靠我军这些大车。看上去是一日两百三十里,但实际行军速度,还不如陷阵龙骧。”
面对武安国的夸赞,臧霸可不是谦虚,目下的泰山军,比之往日强了十倍不止。可看过陷阵龙骧,宣高当然能找到差距。
“臧将军,目下黄忠将军率军进逼东海,但黄将军麾下只有三千白马义从,另外的两千骑军,与之战力相去甚远……”
当年联军讨董,武安国就经常向叶欢请教武艺和兵法,叶郎是出乎意料的知无不言。其后徐州,冀州,两军有过多次合作。
因此稍稍的寒暄之后,他便入了主题,那是定边军的风格。
臧霸显然对此很是欣然,当即道:“武安将军,我家将军经常提起将军之名,将军久驻北海,目下之战,我军当如何策应?”
“不敢不敢,国对将军,亦是高山仰止。”武安国一笑,复正色道:“在下浅见,黄将军得报之后,必有所动……”
“泰山军稍作休整之后,可以先行跟上,等候黄将军将令。国也想随之而上,但白马北海,差距颇大,恐有战阵不合。”
“武安将军不必客气,军师有言,将军在,北海当可稳固。既然如此,那霸便立刻引军出发,早的一刻便是一刻。”
“马上出发?”武安国的眉头微微一皱:“臧将军,四天九百里,泰山军不用休整?此刻既要求速,也要战力完整。”
臧霸颔首:“将军之言有理,泰山军来之能战,将军放心便是。”
“好,那便事不宜迟,军中所需,宣高你详细交代,国当用最快的速度,给你送过去。”武安国闻言不再犹豫,立刻道。
“军需之处,我军也带了不少,暂时齐备,不过步骑配合之间,弓弩尤为重要,还请将军尽力为我调拨。”臧霸也不客气。
二人一番计议,前者叫来军需官与武安国沟通,自己则亲自引军出发。泰山军士卒轮换登上大车,整个军列再度起行。
一边是行走如飞,一边是鼾声不断,车上车下,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但行军的士卒,却丝毫不受同袍的影响。
臧霸坐在指挥车上,行在队伍的前端,眼前的道路,可不比并州。经常会有坑坑洼洼,崎岖难行,指挥车却很少颠簸。
主公说过,要为领军大将,创造最好的思考环境,的确说到做到。
眼光不离地图,耳朵竖的高高,臧霸随时在留意前方的情况。不用武安国说,他也知道,黄将军一定会有军情交代。
但这并不代表,他没有自己的思路,相反,对于战局,他必须有深入的思考。不管实行与否,亦要交给主将作为思考。
“庞军师言及,东海之处,世家寒门,民心皆向主公,尤其是王家。王基是个好大喜功之人,用兵之处,需加以考量。”
“黄将军率军出击,是为了策应广陵之处,徐州刘备狼子野心,敢对我同袍动手,决不能坐视,那黄将军会如何为之……”
一阵思考之后,臧霸抬起头来,眼神似有所得。就在此时,前方有马蹄声响起,臧霸当即起身,按时间,该是回报了。
果不其然,等他掀帘出车,已有两骑到了面前。其中之一,是泰山军侦察营的队长,另一个便是白马军的同袍了。